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风量的调整原则是什么?
正常是做冷态实验,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挂到控制室,然后对照图表对照锅炉运行参数,多少床料风大风小一目了然。
一般来说至少需要做8次左右,严格执行的话是32次往上,越多越好(不同料层厚度)。
当然这么干太麻烦,大电厂估计是严格执行的,一般的热源厂,仅存在于理论上,冷态实验讲究的点火风一次,流化风一次,不讲究的随便任取其中之一项做一下,再差劲点的,有之前的数据照搬就是了。
反正轻易出不了事。
不过特殊情况需要极限压低负荷的话,就看个人平时的技术积累了,我曾经操作的极限是116mw的锅炉压到40mw左右坚持了六个多小时,没有结焦。
但鉴于每个人水平不同,我将近二十年的运行经验不能拿来要求一般的司炉,所以一些偏门散手的技术,不能乱说乱教,被东施效颦的话,出了事情不想背锅。
就简单说个安全靠谱的调节风量的法子吧。
循环流化床锅炉如果要压低负荷,首先就是在确保流化的前提下减少风量,尤其是流化风,但流化风不能太少,否则不流化事情更大条。如何在运行中确定实际最低流化风量呢?
新手的话,不低于冷态实验最低数据的四分之三,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,如果烟气温度足够高,压到三分之二也是勉强可以的。
当然这时应当勤排渣(减负荷的话,低料位才是王道),同时注意观察炉渣粒径,时不常的大风量吹个半分钟左右,会更加安全一些。我带徒弟时,基本思路就是这个,剩下的,用心当两年差,多观察盘面变化,基本上不用人教也都会了。
答案,原则相应地调整二次风和三次风量。因为一次风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流化质量的好坏,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前都要进行冷态试验,并做出在不同料层厚度(料层差压)下的临界流化风量曲线,在运行时以此作为风量调整的下限,如果风量低于此值,料层就可能流化不好,时间稍长就会发生结焦。对二次风量的调整主要是依据。
循环流化床锅炉负压提不起来?
引起炉膛压力波动的原因很多:
1、锅炉脱硫系统故障,脱硫烟气挡板脱落造成炉膛正压。
2、锅炉冷态点火爆燃造成炉膛压力突然变正。
3、锅炉掉焦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4、锅炉灭火及rb动作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5、引风机静叶及挡板故障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6、空气预热器堵灰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7、四管泄漏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8、空气预热器、尾部烟道再燃烧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9、冬季暖风器泄漏结冰造成风道堵塞,送风机,一次风机风量变化引起炉膛压力变化。
10、磨内存粉过多,启磨时造成炉膛压力突变。
11、投油造成炉膛压力突变。
12、燃烧不稳定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13、炉底水封破坏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14、风机喘振引起炉膛负压波动。
15、二次风、一次风量摆动引起炉膛负压摆动。
柴油流化床锅炉点火正确方法?
操作方法
一、在床上铺放粒径0~3mm的底料底料中含炭量不应超过3%。 将准备好的木柴放入炉内底料上面并将其引燃。之后加入经筛选的块煤(大小在50mm左右)并推平,木柴及块煤的厚度掌握在150~200mm左右。这个过程称为温床。
二、温床结束后,用火钩检查有无未燃尽的大块煤,若有需将其钩出,并平整床面炭火。
三启动引风机、鼓风机,依据冷态试验所掌握的风量尽快使料层达到微流化状态,同时向炉内加入引燃烟煤,炉膛保持微负压。
四、当床温升到700℃以后可继续播散少许烟煤,但应使床温平稳、缓慢的上升,达800℃时,即可关炉门,开动给煤机送入正常的燃料,同时加大风量使料层过渡到正常流化状态。此后利用给煤机的转速变化来控制温升,直到进入正常运行温度850~950℃,到此点火启动过程全部结束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